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情况


一、图书资料的基本情况、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规定和实施情况

1图书资料的基本情况

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分为石湖校区和江枫校区,总面积5.16万m2。目前,纸质藏书已达190.5万册,订购中文期刊1700多种,外文期刊103种。目前已购买各种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达33个,涵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学位论文、标准、会议文献、多媒体网上报告厅等文献类型。为了进一步揭示馆藏和提供专题性特色服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7个,本地数字资源总量达到80TB,可访问电子图书达320.8万种。

除学校图书馆资源外,土木工程学院资料室面积约100m2,拥有国内外图书资料14000余册、1500余种,各类期刊50种。此外,还有国家、行业和省市各级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涉及土木工程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工程图集、设计手册、工艺标准等工具书。

学院资料室馆藏图书资料、工程软件的数量和种类情况见。另外,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190余种。

2)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规定和实施情况

图书馆建立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和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并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及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协作关系,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业务,参加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通用借书证”互借体系,实现江苏高校图书馆藏书的互借共享,进一步扩展图书馆外延,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院资料室有专职人员1人,全天候对全学院教职工、研究生及本科生开放。

二、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情况、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规定和实施情况

1)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情况

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利用本校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学校政策指引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不断发展,每年承担着学校13个学院57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拥有使用面积950m2,计算机570套,服务器5台,实验设备总值约400万元。列入培养方案的计算机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全部满足教学需要。

除学校机房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外,学院配备专用机房和土木工程仿真中心。机房总建筑面积约265m2,配备电脑200台,仿真中心配备电脑36台。满足学生课程教学(工程结构CAD、结构力学、工程概预算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活动和课外学习的需求。

2)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规定和实施情况

在管理方面,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建立了机房教学计划机时管理系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学院专用机房和土木工程仿真中心的建设、管理、维护由专人负责,设备一直保持较高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学校面向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教学平台(http://wlkt.usts.edu.cn/portal)已经稳定运行多年,平台支持各种终端访问,目前在平台上建有近900门课程,用户累计访问量已超过2亿人次,在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同时引进和自建60余门次优质慕课(MOOC)课程作为学校跨学科任选课程,并通过引入第三方平台等多种方式提供类型多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供一线师生使用,较好地补充了课程教学资源。

三、专业对相关资源需求的评价方式及对资源利用的要求

1)资源利用能力发展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开设多场次的培训讲座,针对数据库检索与利用进行讲解分析。图书馆培训与讲座预约系统为学生提供培训讲座的有关信息,以及可下载的相关培训资料(http://210.29.8.29/pxjz/)。图书馆针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和培训,学生可通过读者教育系统平台进行自学,并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考试系统考试合格后获得图书馆的借阅权限(http://library.usts.edu.cn/xsrgjy.htm)。图书馆每周开馆时间98小时,积极开展跨校区图书“通借通还”工作,极大方便读者借还图书,纸质文献资源实现全方位开架借阅,数字资源全天24小时连续服务。在面对面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邮件和实时在线的参考咨询服务,另外还提供代查代检服务、文献传递、引文检索、定题服务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均在图书馆网站上可查(http://library.usts.edu.cn/index.htm),为师生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提供保障。

2)专业对学生资源利用的要求和评价

本专业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对学生资源利用进行要求和评价:

课堂教学环节:专业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利用课外图书及网络资源解决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专业课程的参考书目并不唯一,学生需要通过补充材料完成课后习题,从而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图书馆系统可针对利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以掌握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本专业老师也可通过图书馆了解有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资源利用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针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查找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了解自身课题内容的价值和难度。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文件检索阅读的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并完成1篇外文文献的翻译。

创新实践环节:在学校倡导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查阅各类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通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科技创新成果等,有效检验了学生对各类图书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