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2005年首次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10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复评估,最近一次是2015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
针对2015年评估(认证)所提出的问题,具体改进措施及效果如下:(1)引培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由43.8%提升至75.0%;道桥方向新增教授2人、博士5人。(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增至19个;扩大学科竞赛规模,年均举行校级竞赛8次,学生参与500余人次,参加校外竞赛5次;增设7个学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毕业设计选题全部具有工程背景。(3)推进实验室建设:“金螳螂实践教育中心”和“结构抗震实验室”已进入建设阶段;建成BIM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购置实验设备179台(套);新增省级工程中心1个。
自上次专业评估(认证)以来,本专业依据OBE理念,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持续改进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形成了持续改进的机制。具体持续改进情况如下:
(1)完善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成了能有效支撑专业持续改进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以“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资源保障-过程保证-质量监控-质量评估”为主体、闭环反馈、可持续改进的组织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
(2)形成了各教学环节有效评价具体措施:颁布了《土木工程学院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开展了2016级以后本科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以及2016级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3)健全了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颁布了《土木工程专业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评价,在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开展了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情况评价,以及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
(4)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本着“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的基本原则,制定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内涵观测点,形成了2016修订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学校统一部署,制定了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