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为了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设置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2018版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实验、课内实验、课内上机、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其他实践项目必修课程共计40.235学分,占总学分的23.7%,达到《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中涵盖了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的设计(如钢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等)、建造(如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等)、运维(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和管理(如生产实习等)等多方面,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要求。工程实践环节均有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规范,如教学管理规定(规范)、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等。

2.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的措施和效果

依据我校《苏州科技大学实习工作规范》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学习的经历,分别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为必修课程,独立考核。

认识实习在大一短学期进行,为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参观已建工程(一般应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等两种以上)和参观在建工程(实地参观在建工程的基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装饰装修等分部分项工程)。

生产实习在大四上学期执行,为集中实践环节,按建工、道桥两个方向分别安排实习地点,以蹲点实习为主,结合参观,并要求学生自主实习。

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安排实习。首先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参观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再根据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联系对应的企业进行实习并收集相关资料,聘请设计单位有经验的工程师介绍设计规范和实例,要求寒假期间进行自主实践。实习由浅入深、由简到精,逐步、系统地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概念,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苏州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各部门主要职责、指导教师要求和主要职责、纪律守则、工作程序与规范要求、时间安排、选题、到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考核、资料归档与工作总结、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等内容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学校还对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出台了相关规定。

4.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还与行业企业专家密切合作共同指导本科生,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工作。